找到相关内容846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名胜古迹和文物遭遇地震浩劫:历史,在废墟中叹息

    ――“举杯邀明月”的“诗仙”,在地震时被拦腰震倒。诗人如在天有灵,当再次怆然长叹“白发三千丈,缘愁似个长”。   报恩寺、云岩寺、南龛摩崖造像:本来无一 上天降“尘埃”   平武报恩寺、江油...

    佚名

    |叹息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5/07130524537.html
  • 净静敬入佛镜 缘圆原得法源-----楼宇烈教授在法门寺佛学院作国学讲座

    法门和解脱理论的核心理念。“自性清净”也是大乘佛教修行法门和解脱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。楼教授引经据典,旁征博引:“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,元无烦恼,无漏智性本自具足,此心即佛,毕竟无异,依此而修者,是最上乘禅。亦名如来清净禅。”   他还引用神秀禅师的呈心偈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 也引用慧能大师的“得法偈”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,何处惹尘埃。” 他说...

    佚名

    |讲座|法门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7/10320127152.html
  • 封门 开门 无门

    将生命的全部——全部感情、全部理智、全部人格投入其中,守住心中的“牛”,那么,禅的意境、禅的精神、禅的风采自然就会得到体现。  此后,直到我领悟六祖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,何处惹尘埃”的...

    袁 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04540077.html
  • 空无的威力与神奇

    于是念了一首偈,因为他不识字,故由他人代为写在墙壁上。偈子如下:  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  本来无一,何处惹尘埃。  从这个偈子,五祖知道惠能完全体悟心灵的“空性”,但是还不能由“空性”生起妙用...

    梁乃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53940446.html
  • 说禅

    无一,何处惹尘埃”,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、书写,享誉非常。这一首偈就象那黑暗中的一团烈火,点燃了许多行者智慧的草原,激励着行者去追求生命的真实意义!它指出,人性的本然就是那清清净净,不染一尘的佛性(从...;今年贫,锥亦无!”禅师去年虽然认识了禅的意义,但对于事情仍有执著,所以“犹有立锥之地”;第二年终于参透,进入无拘无束的自由心境,真正地体会到了禅。其实,此种“无一”的“贫”乃是真正参透了人生的意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0641867.html
  • 慧能大师--一花开五叶

    慧能大师--一花开五叶   「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;本来无一,何处惹尘埃?」  这首耳熟能详的偈子出自原为樵夫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顿悟心地。  史学大师钱穆先生,曾推崇惠能大师是中国学术思想...称作觉性、如来性。大乘佛教把佛性看作是宇宙的本体真如,是最高的般若智能,是人能成佛的根本原因。惠能认为,每个人都自具佛性,佛性本来就是清净无染的,所以说,每个人都可以成佛。但是,为什么大多数的人都没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5347102.html
  • 中峰勇于创新的诗僧

    峰又号幻住,上有赞云: 幻人无此相,此相非幻人,若唤作中峰,镜面添埃尘。 颇有 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,何处有尘埃。 之禅味。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写于醉梅斋 摘自...

    戴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2151894.html
  • 菩提本无树

    去嚣杂,在寺中曲折的廊庑间以及生着青苔的石阶上,听到一千三百多年前那个舂米的和尚吟诵的偈语:   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,何处惹尘埃。这个舂米的和尚释名慧能,他目不识丁,曾被五祖弘忍称作...

    熊召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3551924.html
  • 菩提,菩提树

    当年六祖慧能曾写一偈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,何处惹尘埃。”此意为人性本净。世人性本清净,万法在自性。菩提般若之智,世人本自有之。世人性净,犹如清天,慧如日,智如月。天常清,日月常明,为...

    达 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1253823.html
  • 《坛经》简说

    弟子的过程中,他道出了得法偈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,何处惹尘埃。”由于悟境超异而继承了顿教衣钵,成为中国禅宗的第六代祖师。五祖并开示他“不识本心,学法无益;若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,即名...、直示为特点,把见性,悟性作为禅的生命。在《坛经》里,他强调“惟论见性,不论禅定解脱”,“若识自心,一悟即至佛地”。他认为“菩提自性本来清净,但用此心直了成佛。”“不悟即佛是众生,一念悟时众生是佛。”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3353845.html